身体从未忘记

我们一起跟随张云川走进他的内心世界看看吧!

我最近看完了美国心理创伤研究大师巴塞尔·范德考克的《身体从未忘记》。顺便在此以文章结构的方式温习一下全书的内容:

第一部分:创伤的重新发现

第1章——越战士兵的经验教训

第2章 理解心智和大脑的革命

第3章——窥视大脑:神经科学的革命

第二部分:创伤中的大脑

第4章——逃生:生存的解剖学

第5章——身体与大脑的连接

第6章——失去身体,失去自我

第三部分:儿童的心智

第7章——调和波长:依恋和情绪调谐

第8章——困于关系之中:忽视与虐待的代价

第9章——与爱何干

第10章——发展性创伤:隐藏的蔓延

第四部分:创伤的印记

第11章——发现秘密:创伤性记忆的问题

第12章——难以承受的记忆

第五部分:康复之路

第13章——疗愈创伤,拥抱自我

第14章——语言的奇迹和暴政

第15章——放下过去:眼动脱敏和再加工(EMDR)治疗

第16章——瑜伽:在身体中栖息

第17章——自我的领导力:拼起碎片

第18章——填补空洞:创造结构

第19章——重新连接大脑:神经反馈治疗

第20章——找到你内心的声音:内在的韵律和戏剧

如你所见,这本书的内容极为丰富,作者博闻强识、感情充沛、富于探索精神、拥有温暖的人文关怀。但我并不想去谈阅读这本书是怎样一个缘起。

现在困扰我的还是源自于内心的冲突、挣扎、矛盾:

拥有一个明星梦,但却只是一个普通人;

无法在现实工作、生活中体验到感性与理性的平衡;

对于自己未来人生方向的部分迷茫与摇摆。

接下来我想分别就以上三点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首先是第一点。我在此之前曾经苦苦思索过自己为什么如此想成名,想获得万众瞩目的荣耀,想走上人生之巅。我分析的结论是对于名的贪爱执着。过年回重庆跟好朋友Z闲谈时聊到:我很讨厌那种纠结的状态,想做什么就去做,想追求什么就去追求什么,哪怕你就是想成名,你要真的去追求,而不停留在想的阶段。那么放之于我现处的状态,我有一个明星梦,也仅仅是有而已,并未为它付出任何实际的行动,我亦未知我该拿我的什么去支撑起我的明星梦,或者说我哪里足够闪耀得以成为明星。内心冲突最强烈的情景一般发生在看到电影明星走红毯与颁奖典礼、喜欢的女团(例如Blackpink)在华丽的MV里华丽着等等。这么一看,自己的这种明星梦不过是一种应激反应罢了。

关于第二点,其实也是从Blackpink这里感受到的。听她们的歌感觉很有活力,很痛快,反观自己在工作、生活中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去享受当下,就会觉得自己的理性与感性没有达到很好的平衡。

接着由这不平衡引申到第三点,自己感受到了这种不平衡,因此会怀疑自己当前的工作是不是自己最想要的方向,自己会不会是在这上面浪费了时间,会去想点燃我人生激情的方向在哪里。这个时候就会对自己的未来产生迷茫,对自己的当下生活产生摇摆,而幻想着过上另一个华丽的、如梦的、拥簇的、释放的、自在的、真我的生活。

但是,我信佛。

我听过,一切如梦幻泡影,应作如是观;

我听过,是自己内心的贪爱执着,让自己受缚而不得解脱;

我听过,要随缘,莫攀援;

我听过,皈依后要做一个普通人,过普通人的生活;

我听过,人生的方向不应是名利,而是健康、平安、快乐、幸福;

我听过,自利利他;

我听过,不要颠倒妄想;

我听过太多……

问题究竟在哪里?如果你无法看到问题,将也无法解决它,不是么?

我们都期待着张云川能够解决好他的重要核心问题,过上美好的生活,祝福他吧!

昨晚吃火锅,回家后又吃烧烤,喝奶昔,喝茅台,抽烟。

今天上午肚子开始不舒服了,不知是夜晚受了风寒亦或前一晚东西吃杂了的缘故,估计是后者的概率大些吧。刚刚肚子又不舒服了,坐在马桶上,又拉不出来,真是真真的难受。

不过,即使如此,仍然很有创作欲。

从北京飞回昆明的前一晚,我写下了一篇《生死何处?》。我曾以为,写下这篇《生死何处?》之后,我就会释放自我,去全然地体会生活,不再纠结于解决内心巨大的冲突。也会有一段时间不会写字了,因为我觉着自己很难写出能超越《生死何处?》这样一种终极追问的文章了(问题的核心是,对于这样一场本为空的游戏,我是否选择进入,进入后我该怎么去玩)。

不过,生活与生命却仿佛是不该拿来追问的;然而,不经历如此超越生命本身的追问,又怎么懂得生活与生命。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我觉着,反过来说也成立,未知死焉知生。

昨晚和好友柠檬一起吃火锅时,我们互相聊了很多。我跟她说到我最近所悟及的这一切,包括我如何从逻辑上和感受上证得空性。我说,驱动我最终达到无我之境的是多年来两股非常强大的力量,一是思维智识上的怀疑一切,二是为不开心、痛苦、抑郁所寻求的终极解脱。路程的终点,我认为自己已经明白了一切,不再疑惑。

我继续和柠檬谈着,我又说,当我看到了这一切,我问我自己,如果明天你即将死去,还有什么放不下呢?当这样一个问题抛到面前的时候,我会觉得,虽然已看破这一游戏的本质,但还是想要认真去玩一玩。我想,从这个角度来说,张云川做了他自己的抉择吧。张云川决定捡起一切,他的七情六欲,他的所有好的不好的感受,他的优点,他的缺点,他的强有力的自我。先成为人,先成为完完全全的自我,再成佛。捡起这一切的过程,亦是治愈自己的过程,让自己更好地去活。

当确定要参与进来这个游戏中的时候,那么剩下的课题便是怎么帮助自己玩好这个游戏,让自己玩得开心快乐。我从公众号KnowYourself那里知道有一个教授提出一个观点,大致是说每一个个体可以发展出三个自我:一是基因决定的自我,二是社会文化决定的自我,三是我们选择想要成为的那个自我,而第三个自我是完完全全地只属于我们自己的这样一个自我。这几个自我不禁让我想到人格,人格分裂,多重人格等等跟人格有关的词语。而我确实在某个瞬间,感受到一种内在的隔阂突然间消融,内心的那些冲突与自我仿佛牵起手来,去感受彼此的需要。那一刻,我觉得自己达到了统一,也是我对自己最为满意的状态。或许此之为人格的整合状态?

接下来,我想继续探讨上一段所述说的这三个自我。

基因决定的自我:随着对这个自我了解的愈加深入,我发现了一些事情。我是一个天生敏感、细腻、易受影响、极度渴望爱与归属与关注与认同的这么一个人。但我的成长环境却恰恰没有满足我的这些需求,或者说这些需求被病态地满足,同时也病态地缺乏着。由此造成了我非常深刻的自卑情感与对自己的消极评价,我就是那种天生就非常容易形成神经症的人啊!另一方面,基因决定的就是我的外貌、身材、智力、体质、生物性等等元素。

社会文化决定的自我:随着对自身社会性格的深入分析与解剖(我向来是不惮于拿自己开刀进行心理手术的),我对这一部分的自我亦有许多感悟。自己作为社会上的一份子,或者整个人类社会的一份子,必然承担着集体的某种权威,这种权威以道德、伦理、一系列的社会规范及秩序、一系列的社会价值判断等构成,它已经内化成为了我们的一部分。再者,要想跳出自我的框架,对这一部分的社会性格进行剖析,实则需要发展出也就是我接下来要谈的那个自我选择的自我。

自我意志的自我(姑且这么叫吧):要说,作为人,这一部分自我算是非常特别的吧,因为它从另一个大的方面决定了个体的某种独特性。这种独特性把你我从除了基因层面更好地分开来了。

累了,不想写了,以后再说吧,肚子还是有点不舒服,吃药去了。

恐惧(14年旧文)

不要怕。
怕拒绝,选择沉默,错过了佳人。
怕背叛,选择孤僻,错过了朋友。
怕丢人,选择退缩,错过了经历。
怕失败,选择安稳,错过了一切。

如何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14年旧文)

如何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在这以上链接下看到了一个回答,大致是让你找一块安静不受打扰的时间,准备好纸笔,在一张纸的开头写下“你这辈子活着是为了什么?”然后接下就一条一条地写下你的答案,直到某条答案触发到了你的心灵深处,让你终于抑制不住,哭了出来,那么这条答案就是你真正想做的事了。

我以前看过这个方法,还有一些与之类似的方法,但从来没试过,今天特地试了试,因为最近有点迷茫,我也很想知道我这辈子活着是为了什么,想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写了大概两个半小时,一共写了174条。很遗憾,我没能让自己哭出来,甚至很大的情感波动也没有。这并不能说明该方法没有效果,究其原因,可能还是自己接触的东西太少,阅历尚浅,同时也不够了解自己,或许某天再有机会,再做一遍,会有惊人的收获。

虽然我没能哭出来,但是我认为我写的这些答案还是有意义的,它们中的一些也确确实实地触动了我,对这些想法或者我的个人观念做一些记录,以便来日的参考和修正,是很有必要的。

第一个比较大的部分是关于接纳自我。

第二个比较大的部分是关于自信。

第三个比较大的部分是关于控制自我

第四个比较大的部分是关于目标与追求。

总结起来就是:我是一个很普通很普通的人,身上有很多平庸和无能的地方,有一些不N好的习惯。我可能注定只能过一个普普通通的生活。但是我有我的一些目标和追求,我不会停止进步。我会一直积极地去生活,培养起自己的兴趣,并最终找到自己热爱的东西。即使是普通平庸的生活,我也要尽力让它的色彩丰富一些。我要能够控制自己,约束自己,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要有一个自己的考量。另外,最重要的一点是,我必须自信起来,相信自己,用一种鼓舞人心的力量来激励自己,这一点,是很多事情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