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历史

《中国大历史》是黄仁宇的一部作品。

高中的时候,语文老师夸班上的一位同学在作文里边故事讲得好,由于我也想被老师这样夸奖,所以暗地里观察了这位同学。有一次,我发现他在教室里捧着一本《万历十五年》在读。乍一看这书名,我便觉得没什么兴趣,心想万历年间的那十五年跟我有何相干之处,或许觉得太遥远吧,或许也感到太枯燥,脑海中会浮现出干巴巴的枯燥的历史感觉,大概那个时候还不懂历史。

大学的时候,好几次听到《万历十五年》的名字,好几次听到有人在推荐这本书。按我之前的性格,一件我不了解的事情反复地被人提起,我便会对这件事情产生兴趣,不知道是不是由于安全感作祟,生怕错过了什么精彩之处。终于,我于一次逛北京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市东城区美术馆东街22号)时,购买了一本《万历十五年》。

四五年之后,书中的内容已经忘得差不多,但读书时的感受还是能够记住的。《万历十五年》吸引我的有这么几个地方:一是作者的文笔,读起来感觉不仅在读历史,也能感受到文学的韵味,这也是我第一次觉得历史是有趣好玩的;二是作者的态度,我在读书的过程中总能感觉作者投入了很多自己的感情在里面,这感情体现在语言上的一种幽默与智识上的判断以及对历史环境、人物心理的揣摩上,不过可千万不要认为作者的态度是不严肃的,从书中可以看到作者参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三是作者的学问,可以明显感觉到,如此行文的背后,是作者的深厚的历史素养与人文态度在作支撑。总而言之,可以感受到,这是一本读来特别有趣好玩的书,也能被作者本身的魅力所深深吸引。

之后,或许是受这本书影响,我又买了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这本书读来没有《万历十五年》读来那么地感受到有趣味,有时间亦可再次进行阅读品尝。那么,《中国大历史》里边感动我的是什么呢?是这书结尾处的“本书立意”一节,每每读来令人感受到作者本人的超凡眼光与其对人类发展历史的独特见解。在此,我想把这一小节摘录到此,顺便谈谈我的个人看法,此亦是我今天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在结束本书时,我乘机解释写这本书的哲学立场。初看之下,宏观历史好像与道德全不相关。人类之行动在大范围内展开,只循着若干因果关系,不能由各个人意愿左右,更难因着他道德上的希望而迁就。在写作以上各章时,我更将前一时代所留下来的影响昭然指出,就和以前的史书不同。传统的史学家通常将每朝代之初当作一段有创造性的时代,当日的人口和社会都带着可塑性,可以由一代伟人照着他的理想转折成器,我自信我的叙述比较近乎实情,可是也会造成一种定命的印象,亦即注定将发生的事物总会发生,道德与否和事实之来往无关。这样无人性的立论很可能扰乱读者的心情,更可能冒犯有些敏感的读者,然则这不是作者之本意。

下图里面,实线部分表示我想象中历史之形成。它也是人类不断向前推进所留下来的纪录。为简明起见,我们以三个较大的段落代表当中无数短程的进展。我们的路程连亘不断,朝以继夕,有如印度思想家所谓“羯磨”(或因果报应,karma)或如西方神学家所谓“定命”(predestination)。即从一个读史者的眼光看来,我们的自由,无论如何也只能始自我们祖先撒手的地点。自此向空伸出的箭头表示我们理想主义之倾向。道德也在这时候成为一种有力量的因素。大凡人类全体性的动作既有群众运动之参与,必带牺牲自我的决心,也包含着公平合理的性格。可是和这种倾向作对的有向心的力量,以较短的箭头表示。后者称为“原罪”,或者如宋儒所提的“人欲”。弧线上的历史进程总是以上两种力量之总和,也就是阴与阳之合力。、

历史之总意义,也如这图所示,在其整个的美感。人类整部历史不过约一万年,在宇宙的生命里不过是极为短促的一部分。而我们所理解的宇宙生命尚且可能是更大事物当中的又一小部分。如康德所说,“事物自身”(things in themselves 或 noumena)非人力可得而知。在弧线的前后,我以虚线划出,此不过根据人类历史,推想其来踪去迹。如此看来,实线的真实性也靠虚线之陪衬而得,并且也只有相对的意义。

人类历史之大块文章,以长远的距离视之,属于神学领域。作者的经验识量有限,只好像鹦鹉学舌一样将大哲学家康德提出作为交代。除此之外我不能将我个人有限度的观测去推论无可知之数。同时,历史家的眼光总是以回顾为主,在广大空间画出几条短线,并无预言的意义。

现在有不少教科书作者在叙述西方事物时,乘空插入一两段有关中国琐碎之事而称之为世界史。在我看来,人类四分之一的生活历程不容如是草率处理,尤其在我们已临到一个紧要关头之时。所以我提出中国历史的全部历程,注重它内部的节奏和特性,然后才提到它与现代西方冲突与接触的全部经过,这样的安排也确能使我们观察世事时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眼光。以前很多人认为中国人全不合情理之处即可因此冰释。我们也从中看出地理环境在历史上的重要,而人类长期耐力之伟大也因之而显然。各人对以上的反应不同,可是能将一个古老国家的维新以及她重新振作的态势笔之于书,作者已有一股愉快的感觉,并且希望读者有此同感。

这里附上上文所说的图片。

这里谈谈自己个人的看法,或将超出书籍范围之外。我于91年4月出生,成长于中国,到今天已经是25岁多的年纪,按我活75岁计,已走过人生三分之一的路途。至今我阅读学习涉猎过的领域有:文学、数理、音乐、电影、心理学/心理治疗、哲学、社科、生物学、人类学、历史、经济、政治、能源、计算机科学、体育健身等。足以可见我知识范围涉猎之广泛(教科书之外),这一方面是我身处的时代给我造成的推力,另一方面亦有自身的机缘巧合。加之我天生敏感细腻的情感感受与独特的人生经历,种种总和,让我有一种开发的心态去和丰富的自由联想力与理解力去感受整个宇宙与人世间之种种可说与不可说之事,故常常能够体会到作者所说的那一股愉快的感觉,那是一种满足感。

不过,基于我对自己的诚实,我也常常这样问自己:究竟是你的求知欲驱动着你去广泛地涉猎各种知识,还是你对知识的占有欲在驱动着你,而在占有欲的背后,则是你深深的不安全感所形成的焦虑。客观公平地讲,或许两者均占有一些份额。要更深入地谈论此问题,可对占有或是存在进行一番研究和领悟,这也是我最近在读的弗洛姆作品《占有还是存在》(To have or to be)所重点讨论的问题。

再者,我感到虽然我涉猎如此多的领域和知识,但是我并没有对某一领域有特别独到的见解,或对某一领域的历史脉络大致明了,这让我有一种啥懂啥也不懂的状态,即使我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已能够为我提供动力去揭示一切,还是会感到惭愧。终其原因,或许还是无法将爱集中到某一领域中去。如果我确有某种深入某一领域的需要,那么我只要做个领域的选择即可,或者进行多个领域的选择,如果精力允许的话。亦或者,我可将我所知所经历的一切,整合为我个人的创造性的力量,去发挥与创造,这篇文章的生成或许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另外,我感觉我需要读一些人物传记,可以从黄仁宇开始《黄河青山——黄仁宇回忆录》。

The Power of Now

如何深深地进入当下,体验到自己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存在,让宁静、喜悦、充实、完整的感觉遍布全身?

《当下的力量》,是我在读完《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后,看到amazon的同类推荐后购买的。和前者一样,阅读的过程即是治疗的过程,它让你安于此刻,不再急于寻找,急于索求,因此体会到了更多的宁静,更少的焦虑。

这里给出一下章节目录,导读——活在当下,序言,前言;第一章——你不等于你的大脑,第二章——意识:摆脱痛苦的途径,第三章——深深地进入当下,第四章——思维逃避当下的策略,第五章——临在状态,第六章——内在身体,第七章——进入未显化状态的大门,第八章——开悟的爱情关系,第九章——超越幸福和不幸,第十章——臣服的意义。

作者在书中表达的一些关于未显化状态的说法,无奈自身修为不够,体验得不真切。不过,所提到的全面关注便是全面的接受,便是臣服,却是实实在在的感受。在你生病或残废时,不要认为你在某个方面已经失败了,不要感觉愧疚。不要责备生活对你不公平,更不要责备你自己。

万事万物存于世间,相遇的即是缘分,如果不能改变它,那么要么接受它,要么离开它,执着于抗拒所不可改变的,便是痛苦之源。去感受生命的自由流动,观察当下的生活情境,与它们融为一体。

Lee Kuan Yew: Hard Truths To Keep Singapore Going

It’s a divide between the successful and the less successful which happens in every society. The successful have forgotten that without the peace and stability that made their education, their job or their business opportunities possible, they would never have made it. But having made it, they think they made it on their own. Some students from the top schools like Raffles Institution or Hwa Chong, they go abroad and they think that they had done it on their own. They don’t owe the government or society anything. They are bright chaps, but how did they make it? Because we kept a balance in society. We peace, stability, we built up our education system and enabled the brightest to rise to the top. Even those who are less bright were given the opportunities to go as far as they can. (p.68)